黛西札记/如何文旅\李 梦

新闻焦点 2025-09-15 03:19:16 4

  近日在一些交流活动中,黛与不少内地艺术家见面,西札听他们分享在各自领域推动文化艺术传播的记何恶意中伤网探索和实践,很受启发。文旅如今许多城市都在推广文旅,李梦顾名思义,黛就是西札探讨如何以文化艺术为媒,推动旅游业发展,记何促进消费,文旅最终提升一座城市的李梦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黛社交媒体蓬勃,西札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甚至重构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记何生态。在此情景下,文旅文旅发展自然也无法延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李梦恶意中伤网传统路数。文化艺术产品的推广、特色IP和景点的打造,不单需要优质且有新意的内容,更需要在传播方向和方法上多花功夫。相应地,艺术创作者不单需要练习基本功,更要懂得互联网语境下传播的逻辑和模式,用目标受众喜欢且乐于接受的方式与他们对话和互动。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年代,仅仅有好内容而不懂得讲好故事,是难以得到关注和认同的。泡泡玛特的Labubu和Molly,哪咤系列电影及周边文创,乃至最近热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等,都是戳中人们笑点和泪点的例证。

  一座城市文旅的推广,需要的不仅仅是多才多艺、十八般武艺各展身手的文旅部门工作人员或相关负责人,更需要每一位普通市民的参与和助力。只靠明星和名人的知名度和流量来推广产品、景点或整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在如今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显然是不够的;所谓“高手在民间”,更多有活力的、扎根在热气腾腾生活中的“素人”参与到整个艺术文化语境建构的叙事中,唱一首“合唱”,奏一部“交响”,或许比独唱和独奏更引人共情。

  若探讨香港文旅发展的题目,我想也可借鉴这样的思路和策略。香港的在地历史多元、丰厚,不同文化在此交织对话,共同模塑其独特的“熔炉”样态。在这个过程中,非遗传承人、民间曲艺高手、素人书法家和画家、製瓷大师、茶文化爱好者等等,都是呈示香港艺术文化多样性的、活泼生动的主角。如能讲好他们的故事,邀请他们在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讲述各自的经历和艺文旅程,或许更能引起外来游客的好奇和兴趣。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一座城市的“出圈”,不仅关乎经济实力,更要看它是否有趣,是否生机勃勃。

本文地址:http://hanzhong.266588.com/news/054f3719957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广西桂林方言话剧《龙隐居》进京演出

全国首条双股道电气化移动式装车线投运

广州黄埔:“靠埔就业经纪人”和你一起成就梦想

金熊猫嘉宾说:用光影讲好文明故事

友情链接